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

客家應正名為頭家-Chiúⁿ Ûi-bûn (蔣為文)

自二○○一年六月行政院正式成立客家委員會之後,「客家」(Hak-ka)此一名稱正式定調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對講「客語」(Hak-fa)的族群的稱呼。事實上,「客家」的原意是指「外來者」或「外地來的客人」,且某種程度上還具有當地人對客家人的歧視意涵。當客家人強調自己也是台灣人,客語也是台灣的語言之際,繼續使用「客家」名稱,宛如自我打臉一般,實為不妥。筆者建議,客家應正名為「頭家」(Theu-ka),做台灣的主人總比做客人好!

「客家」此一概念與名稱究竟源自那裡?客家一詞逐漸被廣泛使用與客家籍歷史學家「羅香林」於一九三三年出版《客家研究導論》一書有關。該書論點主張客家民系是中原正統漢人的後裔,歷經多次戰亂才從中國北方逐漸移居到南方。客家民系主要零星分布在江西南部、廣東東部及福建南部區域。由於客家人移居到這些區域之前,當地都已有為數不少的居民,因此客家人常被稱為外地來的人。這種情形就如同戰後跟隨蔣介石來台的軍民常被台灣人稱為「外省人」或「阿山仔」一樣。


由於客家民系的祖先是從不同地方、不同時間點從北方移到南方,且人口屬於零星分布在三大省分,故其語言內部歧異最大(有些甚至互相聽不懂)、各地的族群認同與自我族名稱呼也不太一樣。譬如,廣東西部的客家民系常以客語發音、第一人稱「我」的「Ngai」作為族群的名稱,該稱呼在漢字裡寫成「𠊎人」或「哎人」。在越南北部的客家民系也稱為「Ngai族」,越南南部的客家民系有時也稱為「崇正人」或「夏人」(nguoi He)。由此可見,在不同的歷史背景及主、客觀條件下,「客家」一詞並非該族群唯一的族名選擇,而是存在著其他用語的可行性。

某種程度來說,「客家」一詞其實是大中國、大漢沙文主義底下的一個概念用語。羅香林當初出版專書為「客家」一詞定調,就是要證明客家民系是血統純正的北方漢人而非外族。不過,近二十多年來的研究成果逐漸指出,客家人並非純正的漢人。譬如,中國學者「房學嘉」(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院長)於一九九四年出版專書《客家源流探奧》指出,客家人是南遷的中原人與當地古越族遺民混化以後所產生的共同體,而非遺留該地純種的中原人。

如果要凸顯台灣客家的主體性,「客家」一詞之外還有不少選擇。譬如,可以選擇用上述的「Ngai」,或用客語發音的「Ngin」(「人」的意思),或「Thoi-van-fa」(客語漢字寫成「佁萬話」,意思是指台灣話),或簡單易懂的「頭家」(Theu-ka)均比「客家」來的適當。

或許不少台灣的客家人一開始聽到這樣的主張會不以為然,且認為客家人已習慣稱呼自己為客家人、所用的母語為客家語而拒絕正名。但深思之下將會發現,當客家人認同自己是外來者之際,憑什麼指責那些台語族群獨佔「台語」一詞?當台語族群拚命與中國切割、凸顯非漢人成分的時候,客家人憑什麼要台語人接受使用「閩南」、「福佬」或「河洛」這樣的他稱?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作者為成大台灣文學系教授、台灣教授協會會員)
原文刊載台灣時報專論2016/4/13 
http://www.twtimes.com.tw/?page=news&nid=560583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Chiam Bûn-seng Kàu-siū Tâi-gí Sin-thoân-siúⁿ Pān-hoat 【詹文聲教授台語薪傳賞辦法】

Chiam Bûn-seng Kàu-siū Tâi-gí Sin-thoân-siúⁿ Pān-hoat 詹文聲教授台語薪傳賞辦法 2019.1.12 TLH tāi-hōe thong-kòe 由旅美教授詹文聲家屬所捐贈成立 ê 「詹文聲教授台語薪傳師賞」今年2021...